定义:
水痘是由水痘—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。传染率很高。临床上全身症状轻微,有发热及全身性分批出现的皮疹,以斑疹、丘疹及迅速发展的疱疹和结痂为特征。
流行病学特征:
一年四季均可发病,以冬春两季多发。患者为主要传染源,传染力强,发病前1~2日至疱疹结痂时,均具有传染性,以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。 该病为自限性疾病,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,也可在多年后感染复发而出现带状疱疹。
临床表现:
水痘潜伏期为14~16日,可无前驱症状或有发热、头痛、乏力及上呼吸道炎症表现,持续1天左右。起病后数小时或1~2日出现皮疹,皮疹首先见于躯干和头部,直径为3~5毫米红斑疹,迅速发展为斑疹,数小时后又变为疱疹。皮疹呈向心性分布,以躯干为多,四肢较少,手掌及足底更少。皮疹分批出现,同一部位可同时存在斑疹、丘疹、疱疹和结痂。
治疗:
一般治疗:本病传染性强,患者应加强隔离至疱疹干燥结痂为止,约10天左右。加强皮肤护理,避免抓伤。发热期应卧床休息,并给以补充足够水分和营养。皮肤瘙痒可用炉甘石洗液或口服抗组胺药物。疱疹破裂可涂龙胆紫。若有继发感染可选用抗生素。
抗病毒治疗:
对免疫缺陷及免疫抑制的病人,应尽早使用抗病毒治疗;有继发感染者,应尽早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治疗。
预防:
要做到早发现,早隔离,早治疗,早对宿舍进行消毒。隔离阻断传染源, 密切接触者和带状疱疹患者也要进行医学观察和隔离。宿舍用84消毒液擦拭门把手,地面和公共桌椅;学生宿舍,食堂,图书馆,教室等人群集中的场所要经常开窗通风,每天2-3次,每次至少30分钟。生活中要做到冷暖均衡,饮食营养均衡,睡眠充足,适当增加饮水,勤晒被褥,注意个人卫生等。